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鲁政发〔2021〕1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鲁政发〔2021〕1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山东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强省必先强教。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以德为本、以文化人,更加注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更加注重融合创新、共建共享,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持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促发展、谋未来的理念,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等有效对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权益。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准确把握各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教育领域制度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内循环和外循环相统一,促进互容、互鉴、互通。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主动服务和融入大局,统筹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协调发展;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定位、贯通衔接,突出特色、锤炼优势;统筹发展与安全,注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全学段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健全,育人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完善,铸魂育人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法治精神、生态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有教无类,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机会,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配置长效机制,开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建成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高中阶段教育实现特色、多样发展。特殊教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样态,有效支撑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教育改革发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全面推进,打造形成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建成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契合“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需要。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各负其责、协同治理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建立高效协调的分级统筹机制和完善的教育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完善的财政保障体制和高水平的师资保障体系。建立分学段、分类别、全覆盖的教育标准体系,以教育评价有效引领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实现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有力带动和促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优化民办教育发展机制,规范和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强化组织领导和实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选优配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把政治过硬、品行优良、业务精通、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建设高素质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相促进,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统战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高校统战干部和统战委员。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省委教育工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负责)
(二)统筹推进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构建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实施体系中,强化教育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协同实施,推动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各市、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域、本学校教育规划,充分体现地方、学校特色,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形成一地一案、一校一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科学审慎地修订规划和滚动编制阶段性重点项目、行动计划。健全规划实施督导问责机制,将教育规划重点任务推进情况作为评价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主动接受各级人大执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优化舆论宣传引导机制,搭建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建言教育、支持教育的平台,及时宣传报道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进展情况。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汇聚教育发展正能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省委教育工委、省委宣传部负责)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0月22日印发
口碑职校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宁夏校区(成都九中)高中
眉山卫生职业学校
攀枝花市综合高级中学(综合高中)高中
四川城市技师学院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教科院附中)高中